本文转载自“e药环球”。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寿命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寿命的延长,也增加了一个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身体或心理慢性疾病的可能性,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共患病。当前,共患病已成为全球主要的流行病之一。相比于非共患病人群,共患病患者健康状况更差,死亡风险更高,预期寿命更少。
不少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对健康有很多好处,比如延长寿命;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各种慢性病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那么生活方式,是否也会对共患病患者的寿命产生影响呢?
一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的研究显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共患病对患者预期寿命的负面影响,提升了的预期寿命。
这项研究对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的48万多名受试者进行了分析。受试者的年龄在38-73岁之间,46%为男性。
在2006年至2010年间,研究人员收集了受试者的健康数据,并统计了共患病情况,涉及36种身体或心理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以及抑郁症等。
研究中的健康生活方式主要有4种,包括不吸烟;规律运动(每周不少于150分钟中等或至少75分钟剧烈运动);适度饮酒(酒精摄入量0-20克/天)和健康饮食(每天吃5份以上蔬菜和水果)。适度饮酒是针对大量饮酒而设的限制,饮酒越多,对健康的危害就越高,不喝酒是最好的。
研究人员计算了受试者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分,如果全部遵守,则得分为1,全部不遵守,则得分为0。根据得分情况,将受试者分为4组:非常不健康组(0-0.25分);不健康组(≥0.25-0.5分);健康组(≥0.5-0.75)和非常健康组(≥0.75-1)。
统计发现,在所有受试者中,共有93746名受试者(19.5%)有共患病,相比于非共患病受试者,共患病受试者的年龄更大,规律运动更少,久坐时间更长。男性最常见的5种慢性疾病是高血压、哮喘、癌症、糖尿病和心绞痛;女性则为高血压、哮喘、癌症、抑郁症和偏头痛。
图片来源:Pixabay
在平均7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生11006例死亡。
在调整了种族、体重以及久坐时间等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健康生活方式得分的升高,共患病患者45岁时的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延长:
在共患病男性受试者中,相比于非常不健康组受试者,不健康组、健康组和非常健康组受试者,预期寿命分别增加了1.5年、4.5年和6.3年;
在共患病女性受试者中,相比于非常不健康组受试者,不健康组、健康组和非常健康组受试者,预期寿命分别增加了3.5年、6.4年和7.6年。
此外,研究还观察到不同的健康生活方式,对预期寿命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预期寿命的减少大部分与吸烟有关。在45岁时,吸烟者的预期寿命估计比不吸烟的人短5-6年;规律运动的受试者比没有规律运动的受试者,预期寿命增加了1-2.5年。
在没有共患病的受试者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
图片来源:Pixabay
尽管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无法证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对象为英国群体,不少信息是受试者的自我报告,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但考虑到覆盖人数之多,随访之间之长,研究结果仍有借鉴意义。
研究通讯作者、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Yogini V. Chudasama博士指出,“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影响他们的健康和日常生活。我们的研究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共患病患者是有益的”,“我们的研究对公众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永远不会太晚。”
虽然该研究只提到了4种健康生活方式,但健康生活应采取的生活方式不应仅仅局限于这4种,而应多多益善。
之前有研究显示,采取不吸烟、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和适度饮酒的5种健康生活方式,与多种健康益处有关。
如一项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和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性调查(EPIC)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研究发现,采取上述5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患癌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共患病风险,并通过降低共患病风险而影响这些疾病的预后。
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胡丙长(Frank B. Hu)教授团队,发表在美国心脏学会旗下官方期刊Circulation的研究指出,相比于对5种健康生活方式全部不遵守者,全部遵守者50岁时预期寿命大幅延长,女性延长14岁,男性延长12岁。
同样是由胡丙长教授团队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随着健康生活方式数量的增加,50岁时的总预期寿命,女性从31.7年延长到41.1年,男性从31.3年到39.4年。而且所延长时间的大部分是无病寿命。
尽管多项研究中,寿命延长的具体时长有差别,但无疑都表明了一点:即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和寿命延长是有帮助的!让我们让我们管住嘴、迈开腿,戒烟不饮酒,加强运动,合理安排饮食,为了健康和寿命而努力。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