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我们为什么支持张文宏?

我们为什么支持张文宏?

时间: 2021-08-19

 来源:深蓝观

文|郑洁 谭卓曌 杨维琼

编辑|王晨

谁也不会想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7月29日针对南京疫情在微博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把他置于走红后最严重的舆论风暴中。

在这篇文章中,他强调了疫苗的保护作用,呼吁人们接种疫苗;也提醒大家新冠病毒并非一个短期可以消灭的病毒,需要一种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智慧。

这篇几乎被大多数病毒专家都认为科学性很强的文章,却被极端化的贴上种种标签。

张文宏成了一个被曲解的“假想敌”,风波愈演愈烈,完全脱离了科学论辩的领域,甚至上演到有人举报张文宏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复旦大学由此开启调查。

张文宏的走红其实是被动的。如果没有新冠疫情,他可能一直“不出圈”地做着华山医院感染病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但在新冠疫情开始,人们尚未对这种来势汹汹的病毒有过多了解时,他身为上海市抗击疫情的专家组组长,以专业性、接地气的言论,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做了极其有效的科普,迅速被大众喜爱。

此后,几乎每次上海新冠防控会议,张文宏都会做为专家组成员出席,上海几次小范围的疫情,在他代表防控小组的条理清晰、有说服力和科学性的发言中,平息了人们的猜测和恐慌,他因此被称为“定海神针”。

张文宏走红的内核,并非煽动人们的情绪,而是是科学和理性,还有一种接地气的智慧幽默感。这让大多数人发现,原来一个“权威”,也可以如此生动;高高在上的科学,也可以如此平易近人。

更重要的是,张文宏是中国政府抗击新冠疫情的专家,人们对他的信任,包含着对自己国家控制疫情的信心——而事实也证明了这点,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恢复日常生活的国家,张文宏口中的“人们可以自由上街、吃饭、瞎白相”得以实现。

而上海更以“精准防控”,体现了高水平的城市治理水平,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有尊严的生活”。

-01-

被曲解的张文宏

7月29日,张文宏在微博发了一条内容,针对“南京疫情会不会失控或者继续恶化?”等问题,围绕疫情不断发生变数的现状做了一些解答:

疫情短期不会结束,可能成为一个常驻病毒,我们要有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智慧。

一位专家从科学的角度阐释,认为张文宏的本意,是告诫大家,病毒可能长期不断变异、不断复发,在目前尚无明确根治手段的时候,要长期做好防控的准备,各地要不断根据疫情变化,调整防控策略。

在微博内容中,张文宏也肯定了疫苗的作用:

未来或可将“新冠”的危害通过疫苗接种,在短期内通过人群免疫力的建立,降低至季节性流感的水平。但即使疫苗降低了病死率与疾病的传播,还是要依靠市民的防控意识与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包括医院和疾控)的力量,才能最终降低病毒导致的危害及与病毒的和谐共处。

但“与病毒长期共存”,正是这最后一个观点,引起了一批人的误读。

这批人眼中,与病毒长期共存,简化、极端化为对病毒的“消极抵抗”,甚至是“反对清零”。

一位专家表示,与“病毒长期共存”,其实是一个开放式的、动态调整的过程。在没有疫苗或疫苗接种率低的时候,对传播率极其迅速的新冠病毒“清零”,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做法。而张文宏所在的上海防疫策略,也是在发现新冠阳性病例时,尽快进行病毒溯源、通过防控的力量,跑赢病毒的传播速度,在短期内将新增阳性病例变为零。

有人谴责,说他向病毒投降。

有人甚至把他“分析三明治含有足量的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有助于孩童免疫系统发育,建议多吃”的视频,也拉出来作为一个把柄,说他崇洋媚外;把他连线留学生分析国外不戴口罩,曲解成他在普及老外不戴口罩的正确性。

这一切,都成为在这场舆论中,他们对张文宏的攻击点。

一个个明明可以讨论的开放性观点,却被扭曲为一个被攻击的“靶子”。

-02-

一场被动的走红

2020年1月29日,上海市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后第9天,凌晨才从河南参加完国家卫健委新冠防控督导工作飞回上海的张文宏,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上,发表了一篇他连夜写了一篇3000余字的疫情解读长文。

发完这篇文章,已经天亮了。但他仍然坚持着去发热留观病房做一周两次的例行查房。

作为当时的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同时也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党支部书记,张文宏专门召集了一次组织生活会。也是这次会上,张文宏说出了首次让他爆红的金句:“我们平时一直说‘党员要冲在最前线’,什么是前线?现在这个就是前线。”

在会后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句话演变成:“我做了一个决定,把所有岗位的医生全部换下来,换成科室所有的共产党员!”

霎时间,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被炒得火热,张文宏其人,也成了“宝藏医生”“硬核医生”,他的其他金句,也被网友做了集锦。

“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病毒也给你闷死啦,你呆在家里你也是战士。”

“与其捐什么东西,还不如让员工隔离在家,就算他们上班嘛,也算是为社会做贡献。”

“不能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

“开完会拍拍屁股就走,跑得越快越好!”

“复工三大注意事项:防火防盗防同事。”

……

从这些爆红网络的金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专业、理性、接地气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有网友评价:专业人做专业事,说人话说真话,做事公平,沟通清爽,而不是支支吾吾逃避问题。

作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也是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一直以来,张文宏都处在抗疫最核心的一线位置。

早在2020年1月17日,在“华山感染”上,就发表了一篇题为《最新指南!WHO 2019新型冠状病毒指南(中文首译版)新鲜出炉!》的文章,距离WHO发布了新冠指南仅5天。

在之后的日子,该公众号不断发布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内容,几乎篇篇10万+。在每一篇的文末,我们也都可以明显看到,“审核:张文宏”两字,这是张文宏作为感染科专家的专业证明。

但这并不是第一次,张文宏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崭露头角。早在2013年,他就参与了上海新型A型禽流感病毒 H7N9的防治工作,并带领团队迅速控制住了传染源。

在更早的2003年,“非典”时期,张文宏主动推迟了到美国哈佛大学研修的时间,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他一直在隔离病房工作,直到疫情缓解后,他才赴美从事博士后研修工作。在这期间,张文宏同翁心华教授一起主编了中国SARS期间最早出版的SARS专著之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张文宏的这一系列操作,不过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罢了。

一直到今年南京疫情再次爆发,新冠病毒被确认便以为德尔塔病毒,张文宏再爆金句:“德尔塔跑得再快,它仍然是冠状病毒。它变得更加狡猾,但仍然在猎人枪口下。让老鼠跑进一个个迷宫,一个个迷宫就好比是那些打过疫苗的人。”

同时,他作为专家,也积极通过公开新闻发布会、官方平台或个人微博等平台,开始不断跟进解答疫情最新进展情况,安抚民心。

走红之后的张文宏,个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公共事务越来越多。无数邀请他接受采访、讲座的信息接踵而至。

一位曾邀请他做过讲座的媒体人发现,采访他的需求,他几乎完全不回。“他没有任何自我宣传的诉求”,但如果是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的医生和专业人士,需要让中国专家介绍抗疫经验的讲座,只要能对抗疫有帮助,无论多忙,他都会安排助理对接并参加。

2020年上半年,短短几个月内,张文宏和中国其他重要抗疫专家一起,参与了多个国家科学家寻求抗疫经验的论坛。据一位组织人士介绍,张文宏的英文很好,他的一线经验给这些国家的专业人士极大的帮助。

-03-

张文宏和上海的精准防控

曾经常有类似于“羡慕上海有个张文宏”的说法,这折射出的,不仅有对张文宏本人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有对上海精准防疫措施卓然有效的肯定。

张文宏有好几重身份,首先他是一个临床医生,“在人畜共患病领域,张文宏是非常出色的临床医生,”汕头大学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表示。

作为医生,张文宏在去年疫情最严重时身先士卒在临床一线;作为科研人员,张文宏此前在专业领域有过优秀的论著,华山医院感染科也是国内非常顶尖的科室;作为公共卫生科普者,张文宏曾多次在疫情反复的关键时刻出现,为公众解惑,坚定了很多人的信心。

而上海本地人对于张文宏在上海精准防疫中的作为很有感触,网络上经常看得到上海人的现身说法。

上海原本是有着超过25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有13000余个居民小区,去年一度承担着全国的国际航班境外输入压力,同时面对着国内旅游重镇的压力内防反弹,可谓是压力重如山。

然而,一年多来,上海没有做过全员核酸检测,没有进行过全面封城,上海凭借着强大的密接追踪能力、流调组织能力,使得精准防疫策略奏效,在“瓷器店里抓老鼠”,在保证不出现重大疫情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着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秩序。“这里面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常荣山表示。

作为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几乎出席了每次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他专业缜密,逻辑清晰,他本人就是上海精准防疫策略的一个形象代表。

张文宏作为代表走到台前,背后做支撑的,有上海市对科学和专业的信任。2021年1月27日,上海市政府记者招待会上,上海市长龚正在回答疫情防控问题时表示, 上海市要做到“四早”、“五最”。

其中“五最”指的就是,力争在最低的层级、最早的时间,用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的关键问题,也就是阻断传染源,防止大规模的社区扩散;努力取得综合效益最佳,既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时将对城市运行、人们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上海的精准防疫策略是集体共识,“(好的)政策制定出来一般都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一群专业人士的共识,”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张洪涛向深蓝观表示,“但也需要有人来把观点用比较清楚,或者是比较让大家能明白的语言来告诉大家。”

在上海每一场疫情防控发布会上,专家都会列席参加。每次参加的专家不一,除了张文宏之外,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都露过面。但主要发言人的搭配几乎一致——包括卫健委领导、医学专家,疫情所在区领导,而医学专家,往往占据“C位”。

2021年初,上海一场至今未找到源头的疫情,恰恰显示了上海精准防控的能力。1月21日,在连续两个月上海无本土病例后,上海忽然出现一例确诊本土患者。这次疫情,至今没有找到源头,但它却在短短一周就被“摁住”。

流调,是一项极为缜密、又有技巧工作。上海市去年组建了一支共有3100人的流调队伍。这一次流调涉及18名确诊病例、300余名密切接触者,以及大量密接的密接。据疾控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9日,共计1900人次参与了此次流行病学调查。

针对肿瘤医院确诊病例的首次流调轨迹排查,一共进行了12个小时——从20号晚上9点到第二天上午9点。流调人员分为两个专班,通过分析医疗机构不同点位的视频,查找确诊病例的轨迹,以及确定在这条轨迹上的风险人群。

而专班之外,还有更多的市区各部门的、乃至社区的力量,跟随视频的进度,同步对于三类人员:“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和“一般筛查者”的确认、排查和固定,从没有间断。

随后一周,每天零星出现个位数新增病例。但每一个都在前期确诊病例的接触链条上。一周后,上海市市长龚正表示,“上海这轮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这个2400余万人的超级大都市里,只划定了3个居民区、一家大酒店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正常如初。

这样的“精准防控”在去年也发生过,2020年11月初上海浦东疫情一样——8例本土病例中,有3例都是通过基层发热门诊预警发现。三天内,流调团队完成溯源,锁定了一个小区和一家医院,对此精准控制,没有进行更多范围或全员核酸检测。

一位政府管理人员告诉深蓝观,上海的大数据中心,覆盖道路监控、楼宇安保、贸易物流,被称为上海的“城市大脑”。正因为有这一些不显眼的基础建设,才能不漏掉一个密接、不打扰普通人,这才是绣花针一样的基层治理水平。

-04-

“和病毒共存”有前提

无法做到精准防控的城市怎么办?

并非所有城市都如上海,有一流的流调人员,有先进的城市大脑系统。

在年初通化,最近的扬州疫情中,足以窥见更多二三线城市困局——在预警失灵、人手不足现状之下,精准防控难以到位。为了死死摁住病毒,核酸检测和封城就成了一根救命稻草,成本巨大,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一次次中国二三线的零星疫情,让城市在某段时期陷入停摆危机中

而背后,是基层防疫人员一次次地上门入户、摸排重点、奔赴前线,这背后,也是巨大的经济支出。据媒体报道,南京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已有19个城市启动全城或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涉及5000多万人。据不完全统计,这波核酸检测的总费用已超19亿元。

严防死守之下,疫苗开打带来了一线希望。多地新冠疫苗接种也进入快车道,截至6月7日,北京、海南等地18岁及以上人群第一剂新冠疫苗接种率突破90%。各地疫情防控措施多管齐下:核酸检测、接打疫苗、应隔尽隔。

等待新冠疫苗、特效药横空出世里,病毒没有停止袭击进程,变本加厉升级换代为德尔塔。这种新型毒株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使得疫情波及范围大、人群面广,疫情防控的难度显著提高。

一份流传于网络的会议纪要显示,针对此轮疫情传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分析称,目前相比没有变异的病毒,德尔塔的防控难度要提升10倍,清零策略遭受挑战,清零难度很大。

这也让我们认清一个现实——流感、麻疹、水痘、肝炎、狂犬病、艾滋病、埃博拉,这么多病毒,我们从没有真正地消灭它们,也不可能根本上消灭它们。目前仍无任何迹象表明,在短时间内,新冠病毒会与我们说再见。

《自然》杂志曾向119位免疫学家、传染病专家以及病毒学家发放问卷,询问他们对新冠病毒的看法。近九成科学家认为,病毒会从大流行转为局部流行——它不会彻底消失,而是会在这颗星球的不同角落轮番出现。

但针对德尔塔,疫苗可以降低住院率、死亡率。这也是张文宏提出“世界要学会与病毒和平共存”的前提,他也肯定了疫苗的保护作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在智利完成的灭活疫苗上市后的持续观察数据:中国灭活疫苗对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性为65.9% ,预防患者的住院率保护力87.5% (95% CI,86.7-88.2),预防ICU入住率的保护力为 90.3%,对死亡的保护力为 86.3%。

美国疾控最近公布的信息同样显示,针对德尔塔,完整接种2针mRNA疫苗后可将感染风险降低88%,将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到未接种疫苗时的1/25。

-05-

争论背后:在曲解式批判外的科学性讨论

如果把新冠病毒看作是一种和人类有可能长期存在的病毒,科学性的讨论是有必要的。

国内外众多公卫防疫专家,一直关注新冠疫情的变化。防疫路线,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地区的防疫能力,是有多种可能性的。

多位专家表示,“与病毒共存”可能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除了新冠病毒外,目前人类已知有6种冠状病毒,其中SARS和MERS较少在人类中长期流传,其他4种冠状病毒包括HKU1等在人类身上很常见,但这些病毒造成的后果类似于普通感冒。

“实际上根据记载可以推测,以上4种冠状病毒在从动物传人时,都曾掀起惊涛骇浪。”金冬雁介绍,1890年左右,HCoV-OC43从牛传到人时,也曾导致全球大流行,之后HCoV-OC43变成了“只会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他认为,当人们普遍有免疫力后,新冠病毒可能也会走上类似的道路,最终变成一个致病性比较弱的常见病毒。

张洪涛也向深蓝观表示,“与病毒共存”并不等于放弃对病毒的防治或者抵抗,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一个科学议题,我们要先从科学的角度认清事实。”

在抗疫面前,我们要让科学和理性站在前面,全国663个城市,并非每个都具备上海的精准防控能力,但增强各个城市的管理能力,科学抗疫、理性抗疫,仍然是目前每个城市都应该要追求的方向,信任张文宏,也是在信任科学和理性的基本原则。

说到底,清零或者共存都是未来的防疫路线之争,目前国内的共识是,基于各种原因,现阶段不适合完全放开。这个阶段防疫最要紧的是什么?在采访中,多位专家表示,主张中国应该尽早开展高危人群第三针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接种。

其他国家对此已有实践。此前7月末,以色列决定给60岁以上人群进行第三针疫苗接种,8月12日(美东时间),FDA宣布修改了两款疫苗的紧急使用授权,允许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接种第三针疫苗。继以色列之后,美国后,欧洲国家中,西班牙、英国、德国都有开展加强针的计划。

“打第三针绝对是迫在眉睫了,现在又有足够的产量,应该赶快开展第三针接种”,金冬雁表示,多数新冠疫苗在接种后6个月,接种者体内抗体水平低下,容易发生突破性感染,“第三针特别是要开放给医护、机场、老人、免疫能力低下者等高危人士。”

张洪涛同样认为,开启第三针加强针接种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同时他也表示,目前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接种第三针加强针,国内第一批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是在去年7月接种的,目前从数据上来看,接种新冠疫苗6个月后普遍体内中和抗体滴度很低。

“至少从感染风险上来说,对于早就已经接种过新冠疫苗的重点人群,第三针接种很有必要。”

这或许是张文宏7月29日的文章中,在被曲解批判之外的,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探讨。

分享到:
共执行 200 个查询,用时 0.168746 秒,在线 11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2.857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