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国采断供风波 集采常态化企业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国采断供风波 集采常态化企业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时间: 2021-08-28

 来源: 赛柏蓝 作者: 徐毓才 2021-08-27

集采常态化,企业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01 国采断供热度不减

最近,华北制药主动放弃中选品种被严厉处罚的事件冲上了热搜。

对于参与集采中选而后却又主动放弃的原因,企业回应称:布洛芬缓释胶囊中选后,由于现有产能不足,责任单位(生产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注册和变更政策调整,加之疫情影响(2021年初石家庄市新冠疫情出现反复),导致公司无法保障正常供应。

面对越来越热烈的网络舆情,联采办也坐不住了,不得不出来灭火。

联采办认为,当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开展5批,覆盖218种药品,总体来看,中选企业认真执行集中采购协议,按照约定采购量严格履约,对医疗机构超出约定采购量的需求总体能够积极满足供应。华北制药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协议规定的约定采购量内出现违约现象,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以来的首次。

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不论所有制形式、不论内资外资、不论规模大小,都应遵守市场竞争规则,严格履行协议,一旦出现违约,都要依法依规处理,这也是对诚信经营企业的尊重和保护。

对于华北制药违约事宜,联采办作出暂停华北制药自2021年8月11日至2022年5月10日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投标资格的处罚。下一步,联采办将密切关注华北制药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其他6个省份的供应情况,如再次出现供应问题,有关省份也将及时启动处置措施。同时,山东省有关部门正在依据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对华北制药的违约事实开展信用评级,不同等级的信用评级结果将产生相应影响。

02 药企需吸取4点教训

那么作为医药企业应该从这一事件中吸取哪些教训呢?

一、慎重报价

自国家集采制度建立以来,人们就对国家集采的两个方面比较担忧,一是供应,二是质量。

尽管华北制药不认为是价格问题导致的主动放弃中选药品在山东市场的供应,但实际上,仅就“现有产能不足”而导致供应不上这一点来讲,其背后的根本原因难道就没有价格的影子?

当然,这是就华北制约这件事就事论事。而从更深层次来看,由于集采的核心在于降低价格,按照联采办的说法,集采药品降价的空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包括直供医院降低营销成本、及时回款降低财务成本、薄利多销降低生产成本等,挤出的是以往在流通领域长期存在的不合理费用,而不是企业生产成本,不影响药品质量。

而实际上企业有很多支出是刚性的,比如人力成本、水电物耗成本、研发与创新成本等。因此企业在参与集采报价时,应该认真考虑给药品研发和企业自主创新留下必要的资本,别只顾着抢占市场而自绝后路。

二、把市场风险估计足一些

按照华北制约对断供原因的回应,简短四句话说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现有产能不足,希望迅速扩大产能而不能;二是责任单位(生产单位)重视程度不够,这是自身问题,对中选后市场供应准备不充分,应对乏力;三是相关注册和变更政策调整,是国家政策因素;四是疫情影响,主要是石家庄市新冠疫情反复,这是市场原因。

尽管有人认为,华北制约这些说法有的站不住脚,比如相关注册和变更政策调整,作为老牌大型企业,这些政策调整与手续办理应该不在话下。但显然这些困难也许会成为其他企业应该注意借鉴与避免的问题。

这也提醒医药企业,集采别只考虑价格,只为了中选占领市场,还要充分考虑未来市场条件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的困境,也应该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生产保障能力,把市场风险估计足一些,让企业能够有能力应对市场风险,具有不竭的发展动力和后劲。

三、要充分认识到集采是看不到终点的长跑,不是百米冲刺

长期以来,我国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严重,常用药价格高达国际主要国家平均价格的2-3倍。与此同时,主流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近40%,明显高于其他消费品行业,既加重了群众和医保基金负担,助长了行业不正之风,也制约了医药卫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集中带量采购改革的初衷,就是把药价虚高的水分挤出去,促使药价回归合理水平,降低群众费用负担,使患者用得起药。

正是基于此,国家才要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并坚持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规则公开、一视同仁,让各市场主体具有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在采购标书中要求企业不得低于成本报价,通过公平竞争产生中选结果。

也正是这样,2019年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

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医保支付为基础,建立招标、采购、交易、结算、监督一体化的省级招标采购平台,推进构建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形成竞争充分、价格合理、规范有序的供应保障体系。推进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完善医保支付标准与集中采购价格协同机制。

更值得注意的是“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使用改革”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中。

基于前期实践,国家认为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2号)。意见明确,按照保基本、保临床的原则,重点将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纳入采购范围,逐步覆盖国内上市的临床必需、质量可靠的各类药品,做到应采尽采。

对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优先纳入采购范围。符合条件的药品达到一定数量或金额,即启动集中带量采购。积极探索“孤儿药”、短缺药的适宜采购方式,促进供应稳定。

已取得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内药品注册证书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在质量标准、生产能力、供应稳定性等方面达到集中带量采购要求的,原则上均可参加。参加集中带量采购的企业应对药品质量和供应保障作出承诺。

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均应参加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按照定点协议管理的要求参照执行。

因此作为医药企业,一定要认识到,集采是看不到终点的长跑,不是百米冲刺,至少从目前看是这样。

因此企业别只想着一城一地得失,所有想长久活下去的企业别再不惜血本互相残杀。也应该认识到,实际上集采就是一个搏击场,在价格血拼之后,痛苦只能由企业自己承受。因此,企业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

四、要切实做好企业管理,做好提质减负增效和增收节支

从华北制约最终无法保障正常供应的事件看,与企业内部管理与负担沉重也有关系。我相信这里一定也有难言之隐。

按理说,布洛芬缓释胶囊共有4家中选企业,其中华北制药的中选价格是最高的,为8.04元每盒(30粒)。

集采前,华北制药的布洛芬缓释胶囊在天津、山西、青海等部分省市的医药集中采购平台上销售价与中选价接近,但由于未实施带量采购,2020年该药销售额仅有50余万元。

集采后,采用“量价挂钩”的方式,约定了华北制药以中选价在山东等7省市供应7975万粒,一年销售额可超2000万元,但华北制药却未能尽责履约。

显然,据此来看,如果其他企业能够供应,华北制约也不应该主动放弃。

有一种声音说华北制约作为大国企,特点是负担重,但市场不接受这些,正如市场不相信眼泪一样,作为集采大背景下的企业,一定要尽快转变观念,既要认识到集采的长期性和持久性,认真学习集采政策和规则,也要不遗余力的在企业内部提质、减负、增效和增收节支方面下功夫,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总之,集采将深刻影响并将彻底改变医药生态,从未来走势看,集采必将从药品、耗材延伸到医疗设备等更广范围的医药产品,因此作为企业必须学会适应并成为博弈高手,这同企业产品研发一样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分享到:
共执行 200 个查询,用时 0.163919 秒,在线 31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2.813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