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国内首个基因编辑临床试验正式启动,采用诺贝尔化学奖技术CRISPR/Cas9

国内首个基因编辑临床试验正式启动,采用诺贝尔化学奖技术CRISPR/Cas9

时间: 2021-09-10

 来源:界面新闻

实习记者 朱欣欣

编辑 谢欣

生物科技公司博雅辑因9月8日宣布,其针对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造血干细胞基因编辑疗法产品ET-01的多中心I期注册性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211297)已完成主要研究者所在机构临床启动及首例患者入组。

这也意味着,作为国内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的基因编辑疗法和造血干细胞疗法产品,这项临床试验已经正式开始。

本次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入组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完成,另一位主要研究者所在机构位于广州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也已完成研究中心启动工作。

ET-01,即CRISPR/Cas9基因修饰BCL11A红系增强子的自体CD34+造血干祖细胞注射液,是处于临床研发阶段的、自体的、体外基因编辑细胞疗法研究产品,用于治疗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国家药监局在2020年10月正式受理ET-01的临床试验申请,并于今年1月批准。该临床试验将在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评价ET-01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组由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点突变致使珠蛋白肽链合成被部分或完全抑制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据2015年《中国地中海贫血蓝皮书》的数据报道,中国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超过3000万人,其中重型和中间型的地贫患者超过30万人。

传统的地中海贫血症治疗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输血替代治疗,每2-5周输血1次,且定期使用祛铁剂减轻铁负荷,但患者生活质量依旧受到影响,同时长期输血导致的铁过载,损害心脏和肝脏功能,导致心衰死亡和生长发育障碍;另一种是移植治疗,健康人来源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一次性治愈地贫,但是有一定的移植风险和免疫排斥的副作用,而且全相合供体稀少。而基因编辑疗法有可能提供给患者一个更易实现、价格更低的根治方法。

CRISPR/Cas9技术是如今最被寄予期望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它可以精确地、定向地改变基因组DNA。大幅拓展了基因编辑的实际应用场景,更重要的是,这个技术还很方便,大部分实验室都可以自己实现。这使得基因编辑的实际应用前景大增,它也成为了研究和投资的热点。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便颁发给了CRISPR/Cas9技术的发现者:Jennifer A.Doudna和Emmanulle Charpentier。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临床试验虽然仅是一期,但据了解,此次临床试验的相关的数据会用于支持产品的最终注册上市。

在基因编辑疗法上,全球已有多项基因编辑造血干细胞临床试验申请(IND)获监管机构批准,目前均处于临床阶段。

2018年,生物医药企业CRISPR Therapeutics和美国制药企业福泰制药(Vertex Pharmaceuticals)的CTX001获得了美国和欧洲监管机构的新药研究申请批件,这也是全球首个由制药公司发起的体外CRISPR疗法的新药临床试验。目前,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编辑治疗现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2021年6月,CRISPR Therapeutics在欧洲血液学年会(EHA)上发布了临床试验数据。试验报告的15例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均不再需要输血。

分享到:
共执行 200 个查询,用时 0.165110 秒,在线 19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2.78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