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血管是人体中输送血液、新陈代谢的通道,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血管会逐渐老化,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疾病。
生活中的这些不良习惯加速血管老化
也许有人会说血管问题是老年人需要关注的事情。其实不然,受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对于很多人来说,血管年龄并不等于生理年龄,即便是年轻人也有可能患上动脉粥样硬化。
(1)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糖、高盐、高脂肪饮食不仅会使血压升高,损伤血管内皮,还会使血液里的血糖、血脂增多,血液变粘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长期吸烟和酗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破坏血管内膜细胞;长期饮酒也可使血管壁弹性丧失,导致血管硬化和老化。
(3)不良情绪: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会使血压骤然升高,易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加速血管老化。
(4)运动量少:长期不运动,血管中的血流变慢,会导致多余的脂肪、胆固醇、糖分长期堆积在血管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促使血管老化。
(5)熬夜,睡眠不足:经常熬夜会影响人体正常代谢功能,使体内激素水平失调,造成血管收缩异常,血压升高,损伤血管。
血管老化:内皮受损是初始因素,血脂异常是重要因素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管内皮是光滑平整连贯的,但是在“三高”等因素的影响下极易造成损伤,变得坑坑洼洼。内皮受损以后,内皮下层组织暴露出来,血液中增高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就会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到血管壁,沉积于血管内皮下,使血管内皮增厚、变硬。与此同时,在人体中发挥止血功能的血小板也会迅速黏附、聚集于受损处,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这些硬化斑块不断长大会使血管狭窄,心脑供血不足;在劳累、寒冷、情绪激动等因素的刺激下,斑块还会破裂形成血栓,引发心梗、脑梗等急性心脑事件。另外,血管内皮受损还会诱发血管痉挛,这同样可以导致心绞痛、脑缺血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积极干预,远离心脑血管病
想要让血管保持“年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除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还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他汀类和贝特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但这两类药物均有肝肾损害及横纹肌溶解引起的肌肉酸痛无力等副作用,合用风险更大。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8%~45%的患者会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在规律服用治疗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该药不仅可以保护血管内皮免受“三高”等因素的损害,还能修复已经受损的血管内皮,让斑块没有可以形成的环境。对于已经形成的斑块,它可以通过增加斑块包膜厚度、减少斑块内脂质等稳定斑块,还能抑制血管痉挛,防止斑块破裂,减少心梗、脑梗等急性事件发生。
在调节血脂方面,通心络胶囊既能降低对健康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又能升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且与他汀类联用可增强调脂效果。
该药还可以增强机体的纤溶活性,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抑制血栓形成。与阿司匹林联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少阿司匹林的用量,减轻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降低阿司匹林抵抗。
血管老化是我们人人都要关注的健康问题。保持血管“年轻态”,为心脏和大脑输送血液的通道通畅了,心脏和大脑就能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自然就不会出现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