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界面新闻
实习记者 朱欣欣
编辑 谢欣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联合八个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其中就提到了要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包括统筹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管理,调动康复医疗专业人员积极性,加强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推动康复医疗相关产业发展。
康复医学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四大医学”之一。作为现代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红利、人口老龄化、康复观念普及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康复医疗服务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有声音认为,上述文件将给康复医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不过,目前国内康复医疗服务规模较小。根据《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年中国康复医学科床位仅占医疗卫生机构总床位数3.09%,而康复科的上游科室中的外科床位数占比高达16.97%;不过整体看,行业增长态势良好,2011-2018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总消费从109亿增至58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9%。
而当前康复医疗发展的很大瓶颈在于,许多康复医疗项目未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甚至未被纳入医疗机构收费项目范围。
医保对康复服务的覆盖项目最近更新年度还在2016年,当年人社部、原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要求各地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纳入医保的康复项目由此前的9项增加至29项,其中9个评定性项目,20个治疗项目。
然而五年过去了,这29项医保支付康复项目还能够满足患者所需吗?在大湖股份旗下东方华康医疗集团承办的2021·CNMIA康复大会上,美国国家医学院国际院士、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康复医学专委会主委励建安教授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一万多条医保收费项目中,康复医疗项目只有29个,一些地方上虽然增加了理疗之类项目,但也不过只有十几项。
毕马威发布的《中国社会办康复医疗50企业报告》中认为,医疗技术与临床治疗路径是动态发展的,随着中国失能与半失能老人及慢性病群体的增加,群众对康复医疗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当下医保覆盖的康复项目有些已经陈旧,甚至无效;而新的项目,比如心理评定及下肢康复机器人治疗等,由于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很难被患者接受以得到合理广泛的应用。
励建安则将这一现象总结为“康复真正有效的项目大部分不在医保范围之内”。他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医保的收费策略,“医保还是按照临床医疗的尺子来要求康复医疗”。
当下康复医疗和临床医疗一样,按项目付费结算,即做一项给一项钱,与康复效果无关。这种支付模式的好处在于简单易行,但新技术不在医保记录之内,废弃的技术还被医保覆盖,导致无效治疗很多,且易于导致过度医疗行为。
简单来说,如果一个心梗患者去了三家不同水平的医院,最后得到的治疗结果可能是顺利治愈出院、因为住院时间要求而坐轮椅出院、死亡三种不同结局,但患者与医保所付出的价格是相差无几的。
因此,励建安提出医保收费应按照医疗的价值付费,而不是按照项目或者按照诊断收费,而医疗价值评价指标也需要重新思考,医保应该“遏制无效医疗,支持有效医疗”。
励建安认为,康复治疗的价值在于功能改善,因此,有效医疗需要增加的关键指标就是功能。功能是各种类型慢病的医疗价值所在,改善功能就是好医疗,应该成为医疗体现和医保的标准。励建安提倡基于“功能”分类的预付制(FRGs),以康复效果确定医保支付额度与范围。
FRGs是以美国康复医学统一数据库(Data System for Medical Rehabilitation, UDSMR)为基础,以独立功能量表为评估工具,以一系列功能相关分类法(FIM-FRGs)为依据的预付制。FRGs目前已在美国1400所医院应用,患者记录已经超过百万,在加拿大、墨西哥、法国、以色列、南非、澳大利亚、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均得到了推广。
“FRGs是根据医疗与功能进步的关系来确定医保给付强度,如果功能不仅不进步或进步过小,医保就不予支付。”励建安在的采访中介绍,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医疗会得到鼓励,无效方法自然会被淘汰。他认为,以功能为纲的给付方式,能够促使康复医疗结构以改善功能为轴心优化医疗策略和方法要思维,从根本上改变康复医疗的地位。而实施FRGs的关键因素是建立标准统一的功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