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瑞:智能科技,服务健康
水是身体上必不可少的饮品,对人类的重要性仅次于氧气。成年人每人每天应喝1500毫升以上的水,能提高新陈代谢速度,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减轻肝脏和肾脏负担。不过,错误的喝水方式会伤害心脏,特别是心脏病患者更应该留意。
哪些喝水方式会伤害心脏?
1、喝水太多
心脏病患者喝水不能太多,不然会突然增加血容量,加大心脏承受的负担。喝水时注意小口慢喝,采取少量多次原则,每次喝200~300毫升就行。
2、喝水太勤
心脏病患者应采取间断补水法,约2~3个小时喝水一次,一次喝200~300毫升左右。特别是早晨醒来时、半夜醒来和睡觉前分别喝100毫升。
3、喝水太猛
喝水太猛可加大心脏承受的负荷,易造成呼吸困难和心悸,严重时可威胁生命。
4、喝太烫的水
温开水是最好的选择,水温约30~40℃。不能喝超过65℃以上的水或汤类,以免烫伤食道。
5、喝太凉的水
心脏病患者不能喝太凉的水,尤其是刚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不然会加快心跳速度,增加心脏耗氧量,从而导致心律失常或心绞痛。
冬季如何保护心脏?
1、起床不能太急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早晨起床时不能太急太猛,以免造成脑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眼花和耳鸣,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早晨醒来后先闭目养神,活动活动四肢,用手搓一搓脸,然后再缓慢坐起穿衣。
2、不可突然排尿
睡眠过程中身体上的每个生理机能运行速度都变慢,早晨醒来后立即排尿,使得膀胱快速被排空,再加上受到外界寒冷刺激就会诱发低血压,甚至引起排尿性晕厥。冬天早晨正是心肌梗死和脑卒中高发时间段,晨起后立即排尿也有可能引发急性心脑血管意外。因此早晨起床去厕所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缓慢。
温馨提示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适度运动,每天的运动量达到30分钟,一周坚持4~5次,运动以身体稍微出汗,没有感觉到疲劳为度。通过运动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帮助降低血脂和血压以及体重,同时也能释放压力和愉悦身心。另外,合理安排饮食,吃得太油腻可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使得太多血脂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甚至生成血栓。因此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果和五谷杂粮。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