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尚瑞:奥密克戎在塑料表面能活八天,怎样才能减少“物传人”风险?

尚瑞:奥密克戎在塑料表面能活八天,怎样才能减少“物传人”风险?

时间: 2022-01-27

 尚瑞:智能科技,服务健康

北京这次本土疫情有两个传染链,其中奥密克戎传染链的源头是“国际邮件”:一份快递邮件从加拿大出发,四天后(1月11日)送达北京,然后拆阅信件的人在15号确诊感染。在当日,核酸检测发现来自所有8页信纸的样本都为阳性。1月17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的发言人说,“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这里先要说明一点,核酸检测阳性,只表示有病毒,并不代表就是活病毒。必须要有活的病毒,才有可能导致感染。如果这点无法理解,那么后面码的字也不用看了。

从国际信件传染病毒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粉丝在问这个问题,但是本号一直没有认真讨论。没有讨论,是因为没有看到数据。看不到数据的讨论,都是耍流氓,没啥意思。

但是,今天看到了数据,所以可以讨论一下。

数据来自日本研究者发表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的论文。经对比发现,在同样的条件下,奥密克戎比之前的毒株能存活得更久!

具体结果是这样的:在塑料表面,原始毒株只能存活56小时,而奥密克戎可以存活193.5小时。

193.5小时 = 8.06天。

 

在人体皮肤表面,新冠病毒的存活时间要短得多,原始毒株只能存活8.6小时,而奥密克戎也可以存活得久一点,有21.1小时。

以上的试验,是在气温25°C, 相对湿度为45–55%的条件下测出来的。这代表的是病毒在春夏之交的常温条件下的稳定性。之前有其他研究表明,如果温度降低,比如说冬天,或者湿度增加,新冠病毒的存活时间可以延长。

这些数据说明什么呢?

信纸上的病毒,会是活病毒吗?
可能,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可能性也逐渐降低。

日本这个研究看到的是塑料表面病毒的存活时间,之前也有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塑料表面存活时间最长,可以达3天,而在纸箱表面,只可存活24小时 [2]。

假设信纸和纸箱的质地差不多,按照这个比例推算,奥密克戎在信纸上可以存活2-3天。

之前还有研究发现,如果是比较光滑的表面,新冠病毒可以存活得更长,推测是在这样的表面,病毒搭载的颗粒比较容易保持水分,所以能活得更长,如果是比较粗糙、多孔的表面,容易失去水分,相当于是湿度比较低的情况,病毒存活时间相对缩短。

所以,如果信纸是特殊的信纸,比较光滑,不是吸水的宣纸,那么在常温下,病毒应该可以活3-4天。

北京收件人的信纸上,是不是肯定就有活病毒?

如果奥密克戎病毒在特殊的信纸上可以活3-4天,那在北京这个奥密克戎的感染者收到的信件上,是否肯定就有活病毒?

其实这也就只能推理,有这么一种可能性,不能完全肯定。到底有没有?当时没有检测,也没有时光宝盒回到拆信的时候,去取样检测,所以永远都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如果说有数据表明信纸上病毒可以活4天,那么它成为这次疫情源头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其他很多因素,也会决定信纸上到底能不能测出活病毒。

在日本的这个实验中,一开始放到塑料表面的病毒是5万个单位(TCID50)。一个单位是什么概念?这是衡量病毒数量的单位,一个单位的病毒颗粒,可以将培养皿里一半的细胞都感染了。

所以,简单表述一下,这5万个单位,可以把细胞感染几万次。

当然,如果一开始放到塑料表面的病毒没有那么多,那么在8天后,就检测不到活病毒了。

另一方面,如果一开始投放的病毒更多,那么在比8天更长的时间里,可能也会检测到活病毒。

阿尔法毒株的存活时间也比较久,为什么之前没有发现“邮件感染”的可能性?
阿尔法毒株的存活时间只比奥密克戎短一点点,基本没有差别,但是为什么之前没有“邮件传染”这样的说法?

一个解释是,阿尔法毒株感染人之后,感染者排放出的病毒颗粒没有那么多。之前有研究表明,德尔塔毒株感染后,排放出的病毒是原始毒株感染者的1260倍[3]。现在认为,奥密克戎感染者的排毒量跟德尔塔毒株差不多,所以会远远大于原始毒株和阿尔法毒株。

对于德尔塔毒株来说,虽然感染者排毒量很大,但是因为病毒没有那么稳定,即便信件上有病毒,也会很快失活。

很显然,因为一开始污染到信纸上的病毒数量越多,存活的时间就会越长,所以,寄件人是否在排毒的高峰期,也很重要。如果不在高峰期,即便寄件人感染了奥密克戎,那么污染品上的病毒也会很快消失。(更显然的是,如果生病了,就不要寄件了!)

如果信纸上有活病毒,人接触后是否肯定就会被感染?
这倒不见得。

有“活病毒”,只能表明说将它直接接触细胞之后,在特定的培养环境中会感染细胞。理论上,只要有一个单位的病毒进入培养皿,就能明显感染细胞。但是,接触了这点病毒之后,病毒是否能一直保持活性直至完成感染?这还是不确定的事。

一个人会不会感染?这不但取决于多少活的病毒能到达肺部,还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有多强?是否打过疫苗?

总之,有很多因素。

但是,如果经常接触这样的高风险的信件,不管免疫力多强,被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这应该比较好理解。

那么,是否该停止国际邮件、快件?
大可不必。

首先,通过这种渠道传染的病毒的可能性很小。大多数情况下,还是通过密切接触了感染者而被感染。

其次,通过合理的操作,我们也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风险。比如以下这些操作:

消毒
本的研究表明,虽然奥密克戎可以在环境中存活更久,但是也很容易被消毒液杀死,消毒液里如果有40%的酒精,那么只需要15秒钟,就可以把病毒杀死。

杀死是个定性的概念,如果定量,是多少呢?就是病毒颗粒减少到万分之一以下。

目前的国际邮件和快递,在入境之后都要经过常规的消杀,外表面的病毒都可以被杀死。在这次北京疫情中,送邮件的相关人员,目前都没有发现被病毒感染。

时间治愈一切
消杀可以杀死外表面的病毒,但是内表面可能存在的病毒怎么办?

奥密克戎在塑料表面生存时间很长,半衰期为10个小时左右。也就是说,每过10个小时,活病毒的数量就减少一半。这个半衰期的数值很重要。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如果在常温放置一周,就有14个半衰期,病毒就能减少到万千分之一以下,就等于杀毒的效果了。(时间不只是杀猪刀,也是把杀病毒的刀!)

因此,如果邮件不着急处理,可以放一放,时间会解决一切。虽然没有绝对的安全,但是可以把不安全性降到趋近于零。

信件上的病毒如果生存期没有塑料表面那么长,那么半衰期会更短,时间这把杀毒刀会杀得更快。之前有研究表明,如果是在夏天,在户外很好的阳光直接照射下,病毒的半衰期只有几分钟。如果把温度提高一些,病毒也会死得更快。

必要的防护
如果接触国际邮件比较多,或者需要接触国内中高风险区来的快递,还必须及时拆件,可以选择在室外通风比较好、有阳光、有温度的地方,同时戴好口罩,如果还担心,那就戴上手套。接触这些邮件、快递之后,需要及时洗手。

当然,最重要的防护,就是打疫苗。之前对疫苗的期望很高,以为可以完成防止感染,现在看来做不到。但是,疫苗应该可以防止出现重症!目前国内的奥密克戎感染链,几个地方加起来有700多例了,但是之前只有天津报道过一例重症,而且是个没有打疫苗的癌症患者。

来源:一节生姜

分享到:
共执行 200 个查询,用时 0.172539 秒,在线 22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2.809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