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生物公布发行价了,每股15.53元,预计将发行近8000万股。
这家来自青岛的的生物企业上次如此引人注目的还是三十多年前海尔掌门人张瑞敏砸冰箱一事,如今海尔生物即将登陆科创板也告诉公众海尔集团并不只是在卖家电。
7月30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第17次审议会议结果,同意了3家公司首发上市申请。其中医药圈最为关心的海尔生物在一波三折之后位列其中。
事实上,用“一波三折”一词来形容海尔生物的科创板挂牌之旅一点都不为过,海尔生物提交的上市申请是在今年4月上旬首次获得受理。截至上交所在7月底获批,其审核问询流程超过3个月的时间。
在这3个多月中,海尔生物经历了多达六轮问询。而这样的数字也创下了科创板受理企业问询次数的新高。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海尔生物的实控人为海尔集团,若其成功上市,将成为海尔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又一重要布局。
港交所撤出,科创板新兵
值得一提的是,海尔生物曾于去年10月谋求香港上市,但随着科创板开闸,公司改道科创板。今年3月22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终止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的议案》。此后,便是其弃H股而奔科创板。
而对于其放弃港交所转投科创板的原因,预计不外乎是科创板设立之后其对于新兴生物药企的的宽容与开放,所以现在也可以确定的就是,上交所的科创板目前对于港交所的挑战已经开始显现。
回到海尔生物本身,其目前主营的业务是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在市场占有率上,2017年海尔生物医疗的全球市场排名已经跃升前三,对应全球市场份额10.7%,在中国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行业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35%,以绝对优势位列榜首。
研发层面,根据海尔生物招股书,此次在上市募集的10亿元资金中有5亿元将会用于公司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而过往2016年—2018年海尔生物的研发费用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13.34%和10.74%,在这个行业里处于中上的水平。
营收层面,据海尔生物招股书显示,海尔生物2016年至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2亿元、6.21亿元和8.4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6039.15万元、1.13亿元。
而根据海尔生物董秘黄艳莉在今日(10月15日)上午举行的科创板IPO网上路演时表示,公司合理预计2019年1-9月可实现的营业收入区间为6.8亿元至7.42亿元,同比增长10%-20%;预计2019年1-9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5亿元至1.37亿元,同比增长68%-83%。
可以说,海尔生物近几年的利润除了2017年有所回落之外,皆在不断增长,毕竟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细分的垂直领域,伴随着中国生物医药技术的快速和多样化发展,生物低温存储的条件、需求也越来越高,痛点也越来越多,海尔生物在此垂直领域发力或许能够抢夺先机。
疫苗广阔天地,海尔能否大有作为?
根据招股书,海尔生物目前将在生物样本库、药品与试剂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等研发方向进行研发投入。
在生物样本库方面,公司重点项目包括物联网云芯超低温保存箱研发、超低温/低温保存箱研发及性能提升、自动化冷库及液氮存储项目、培养及环境试验箱系列研发等;
在药品与试剂安全项目方面,包括新一代医用冷藏箱外观及物联性能研发、恒温类产品性能提升等;
在疫苗安全方面,包括数字化门诊物联网疫苗安全产品研发、太阳能疫苗安全产品研发等;而在血液安全方面,包括9个系列物联网血液冷藏箱产品研发等。
事实上,根据招股书可以发现的是,海尔生物的来自生物样本库和药品及试剂安全的营业收入在逐年下降,而来自疫苗安全的营收占比在上升,随着疫苗安全的重视程度上升,这对海尔生物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海尔生物在国内大力构建自己的生物疫苗网,根据海尔生物方面所言,新一代物联网疫苗接种箱,代替只具备单向存储功能的传统疫苗冰箱,并通过疫苗接种信息化软件系统,构建疫苗网全场景生态方案,做到儿童、疫苗和接种人员信息一对一匹配,实现精准取苗零差错、问题疫苗秒冻结、最后一公里可追溯,人苗匹配,安全可视。
目前,海尔生物以及通过以大王庄社区医院为样板的天津,以及河南、内蒙古、湖北、广东、吉林等全国十余省市的成功落地与持续的迭代更新,为我国《疫苗管理法》的实施提供了落地方案。
不过作为疫苗行业的新兵,海尔生物还需和国内的巨头们碰撞,目前国内生产疫苗的厂家主要有华兰生物、天坛生物、以及沃森生物等,这三家企业的疫苗占比在国内市场达到了绝大部分,可以说海尔生物准备发力的疫苗市场将面临来自巨头们的狙击。
来源:新浪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