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阿里颇为惹人注目的战役是在生活服务市场与美团、腾讯等巨头的鏖战,但阿里旗下饿了么、口碑等平台的关键数据一直没有超越美团。
这一次在医疗健康领域,阿里已抢占先机。
10月27日晚间,美年健康发布公告,阿里成为美年健康第二大股东。从公告披露内容来看,阿里网络及一致行动人杭州信投合计受让10.82%美年健康股份,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而上海麒钧受让美年健康5.34%股份,其由云锋基金管理,跟马云也是关系密切。
此次与马云有关的三大公司同时出手,可谓大动作,阿里合计斥资金额达到72.65亿元。
体检,一度被视为医疗健康领域最重要的流量入口。它不仅能打通线上线下流量的通道瓶颈,还能实现数据获取、健康档案、慢病管理等一系列战略价值。
今年年初,阿里旗下的淘宝和其投资的苏宁易购等多方出资私有化了另一大体检巨头爱康国宾的全部股份,交易金额达15亿美元。加上此次投资美年健康,将一举奠定阿里在体检市场的霸主地位。
体检行业三巨头之争,阿里悄然入局
据艾媒网数据,我国2018年体检市场的市场规模为1500亿左右。
而国内体检行业的故事,还得从2014年讲起。
2014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的市场规模为713.7亿人民币,医院体检部门占到了91%的市场份额,专业体检机构只占到了9%。
在专业体检机构这块,行业集中度极低,全国共有7000-8000家左右的体检机构,前9大专业体检机构共有300家左右的门店,市场占有率只有4%。
体检行业如此的现状就为未来行业的并购整合埋下了伏笔。
2014年前后,国内体检市场排在前三的玩家是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慈铭体检。据相关数据,当年美年大健康、爱康国宾、慈铭体检的体检人次分别为 528万、355万、200 万人次。
三家企业皆成立于2004年,从各自的背景来看。爱康国宾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受到风投机构的青睐,在2013年时获得了高盛、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等近一亿美元投资;同样成立于2004年的美年大健康,则有凯雷资本、平安创新投资基金等国内外投资机构的加持;慈铭体检的背后也有鼎晖投资等多个投资机构。
在2012年之前,慈铭体检无论是从线下体检机构数量还是年营业收入以及利润上,都要领先于美年大健康和爱康国宾。随着慈铭体检的两度上市未果,加之爱康国宾和美年大健康在资本加持下获得了高速发展,到2014年时,国内的体检市场就从“三足鼎立”变为双雄局面。
2014年4月9日,爱康国宾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公开募集资金约1.53亿美元,成为中国“健康体检第一股”。而美年大健康于当年11月底,以3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慈铭体检100%股份。
与爱康国宾选择纳斯达克不同,美年大健康选择了A股。2015年3月,美年大健康借壳江苏三友在A股上市。
两种选择,两种发展方向。
在登陆纳斯达克不满两年,爱康国宾就传出了私有化的消息。爱康国宾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发布内部邮件称,选择私有化完全是出于战略性的规划而非被动的选择。张黎刚还说,从长远而言,当有更好的公司治理机构,更好管理体系后,特别是等到注册制取代审批制,更多高质量公司回到中国。
在经历长达三年的私有化长跑与旷日持久的股权争夺战后,2019年1月18日,曾经的中国体检行业第一股,爱康国宾正式对外宣布私有化完成,并将从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退市。
爱康国宾私有化后,阿里系分别通过云锋基金和淘宝中国合计持有公司 59.6%的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与阿里系关系密切的博裕资本、苏宁国际则分别持有13%、3.4%股权;爱康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及其副董事长何伯权分别持有11.73%、12.27%私有化股份。
从结果观察,阿里系无疑成为最大股东,主导了话语权。
而此次,阿里又花费72.65亿元买下美年大健康10.82%的股份,就国内体检市场来说,阿里已可谓一家独大了。
打造生态闭环,阿里与“体检双巨头”的相遇
我们认为,阿里在体检市场的大动作背后,有着成熟的战略考量。
不仅是体检的超千亿市场,阿里还看中整个医疗健康生态,即体检在阿里的健康生态里,将扮演整个医疗健康流量入口的重要角色。
2014年,在国内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医疗元年。阿里在这一年显露了布局医疗健康行业的野心。当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联手云锋基金,对中信集团旗下中信二十一世纪有限公司进行总额1.7亿美元的战略投资。10月,港股上市公司中信二十一世纪(00241.HK)发布公告,正式改名为“阿里健康”。
自此,阿里健康就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双H战略”(Happiness & Health)于大健康领域的落地及践行平台。在阿里巴巴构建的大商业生态中,阿里健康扮演着向14亿中国人提供“互联网+健康”服务解决方案的角色。
也是从此开始,阿里开启了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业务闭环的征程。而在2016年,阿里就开始参与了爱康国宾的私有化。
在消费医疗上,阿里健康通过其兄弟公司如淘宝、支付宝、钉钉和口碑等四大用户入口,在医美、口腔、疫苗、体检、孕产、基因检测、辅助生殖、心理等消费医疗领域,进行内容运营和建设。2016年,阿里钉钉中加入了体检项目,钉钉手握的大量企业用户,正是体检行业中最重要的客户和落地场景。
在医药电商上,阿里健康建立了天猫店的医药平台、自营的阿里健康大药房、医药O2O以及药品追溯等业务。
在智慧医疗上,阿里健康依靠医疗大脑2.0和阿里健康AI中心,积极与政府、医院、科研院校等外部机构合作,探索开拓以信息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医疗业务,已打造出之智能肺部筛查、糖尿病辅助用药决策AI、癫痫脑电分析引擎等产品。
在互联网医疗上,相比其他板块,阿里健康的互联网医疗板块似乎囊括了更多业务,如支付宝“医疗健康”频道、“来来医院”、“医知鹿”健康及疾病科普、浙江省互联网医院平台以及浙江省居民电子健康卡平台等。
阿里的医疗健康布局举措在阿里健康的年度财报中得到了清晰披露。
2019年5月16日,阿里健康发布了2019年财报。据财报披露,阿里健康实现财年收入50.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6%;毛利13.31亿元,同比增长103.9%。扣除股权激励费用之后,利润净额达1.22亿元。
而在其医药电商、消费医疗、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这四大业务板块中,医药电商平台挑起了营收“大梁”,其营收占阿里健康总营收的96.4%。消费医疗事业部的GMV(成交总额)相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超过140%。
截至2019年3月,在医院场景下,使用阿里健康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月度活跃用户数超过1200万。
流量体系重构,阿里抢占医疗健康新流量入口
成为爱康国宾私有化的最大买主、入股美年健康并成为第二大股东,阿里今年在健康体检市场的这些大动作,是为了抢占更大的医疗健康流量入口。
随着互联网人数即将触碰天花板,流量移动化趋势快速到来,互联网原有的流量体系快速重构。据蛋壳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报告(2018)》,根据流量的不同性质,医疗流量入口可分为以下四类:以超级应用为代表的泛流量入口,如支付宝、微信、美团等;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搜索入口,如百度、搜狗等;以内容为铺垫的垂直医疗为代表的内容入口,如春雨医生等;以异业合作形式为代表场景长尾医疗需求入口,如药店、体检机构等。
药店、体检场景入口的用户路径通常是在特点服务场景中存在着医疗服务需求,通过设定顺畅的连接,可以将原有的服务价值拓展,实现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满足。
目前,大家对流量入口的争夺集中于泛流量入口、搜索入口和内容入口上。这些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单位流量成本较高。反观场景入口现今仍是一片蓝海,只有少量的场景医疗需求被挖掘。体检场景需求清晰,下端天然对接健康管理、专科治疗等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流量量级已经达到千万级,流量效应显著。
从这里来看,阿里抢占体检场景,可谓是抢占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医疗健康新流量入口。
虽然有分析认为,2019年中国体检行业市场增长将整体趋缓,但阿里选择在此时入局,不仅看重体检在预防管理的入口地位,更看重体检机构所积累的数亿健康档案和数据。
有了流量入口和巨量健康数据,再加上阿里自身的优势资源,可以使得阿里的健康管理模式从规模流量型向以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型转变。
体检场景的进入,给阿里健康生态带来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对爱康国宾的并购完成后,爱康国宾成为了阿里健康打通线下流量的主要抓手,而阿里的线上流量也有效弥补了爱康国宾在线下门店不足的弱势。
体检机构拥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可以帮助阿里收集到更多的健康数据,通过整合,可以使体检、医疗、医药、可穿戴设备相连接,打造精细化健康管理闭环,建立用户个人数字健康档案。
昨日晚间,“爱康国宾”微信公号推送了爱康集团创始人张黎刚对体检行业变化的思考,他在文中提到了“对于医疗服务,专业内涵的底蕴是医学、是科学,不是复杂的资本运作和结构设计”和“有价值观的投资人入场,逻辑上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是否能实现改观和良性的竞争,我们拭目以待”等观点。
作用是相互的,那么随着阿里的入驻,又能为美年大健康带来什么?
美年大健康在最新公告中表示,阿里可以对美年大健康进行技术赋能,比如提升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依托阿里云,体检机构可以训练健康管理大数据算法,让生命体征大数据分析性能和精准度得到显著提升,辅助体检业务质量的提升。
美年大健康董事长俞熔在一次访谈中曾说过,医疗服务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应该是建立在专业内涵及服务体验的挖掘、客户的认知以及品牌的价值上。现在看来,阿里所擅长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进一步赋能体检机构,提升其服务品质。
阿里左手爱康国宾,右手美年大健康,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占领了中国体检行业的半壁江山,在体检这个医疗健康的新流量入口上,拥有了绝对话语权。
在大健康这个愈来愈明显的风口上,阿里凭借强大的资本能力,已经开始收割了。
来源: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