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4+7”集采扩面产生拟中选企业45家,拟中选产品60个。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
这次集采无论从药品竞争格局,医保支付还是医药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实去年第一轮集采完成后,其大幅降价好像非常可怕,但是水分却并未挤干,相比国际市场,我们的很多产品还是价格比较高的,可随后的扩面全国集采,基本上挤干了水分,与国际价格接轨或者更低!
如果说2018年是国家医保局组建第一年,年底医保局开展首批试点的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2019年是药品集采资源试水、扩面和配置的一年。
那么2020年,就是药品集采开始进入正轨,真正发力的一年!
因此,下一轮的集采会有哪些变化?新一轮集采什么时候开始?筛选标准和集采门槛有没有升高?
带量采购联席会议在今年召开的一次会议纪要流出,明示2020年,将开展新一轮的带量采购,除今年25个品种全国推行带量采购之外,更多品种将被纳入带量采购范畴。
下一次带量采购什么时候开始?
Dr.2预计新一轮带量采购预计有两个窗口期:
一个是在今年12月到2020年3月之间直接启动,因为去年4+7试点集采是从2019年3份全面启动,不过目前看可能性小,因为终端机构清理库存通常需要3-6个月左右。
还有一个时间是2020年4-5月份出征询意见,结合一致性评价通过的进度,最后定稿开展是在6-7月。晚两个月进行集中的招标竞标,再给半年时间让终端机构清理库存、铺货执行。和之前的节奏对接。
我们推测,以后每年会在第一轮招标采购的到期期间进行联合采购,因为国家采购谈判不太可能一年搞两次。参照澳大利亚、英国、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也都是每年谈判一次。
总体而言,所谓的“4+7”集采已经向全国无死角覆盖,以后请叫我“国家谈判”。
一致性评价是不是必经之路?
国家对于一致性评价传递的信息就是,一致性性评价必然要搞,而且要尽早过,做了才有拼一下的可能性。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是组合拳,通过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提高行业集中度是必然趋势。
进入集采目录品种的筛选标准
目前看集采门槛品种筛选标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厂商数量多于两家,最好三家以上,全国销售额大于10亿的大品种。如果一个品种里只有一家通过一致性评价,暂时不会进4+7 目录,因为竞争不充分。但如果通过的厂家数量多了,达到 2、3 家,那就要搞了。比如说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下一轮首先就要搞。
另一个考虑因素就是,原研药的市场占比,如果品种的市场份额基本以进口产品为主,且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厂家此前市场份额较小,这类品种即使只有一家过评,也要纳入集采目录,市场格局势必发生较大变化。
来源:新浪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