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医保谈判新思考:药企杠上医保局必然输?

医保谈判新思考:药企杠上医保局必然输?

时间: 2019-11-15

 近日,新一轮的国家医保谈判在北京举行,该次谈判不仅备受医药行业从业人员、投资者以及临床医生和患者关注,一些财经和医药类媒体更是连续多日预热,俨然成为整个医药行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根据目前获得的消息来看,在本次医保谈判中被纳入医保目录的品种已经有默沙东、君实生物和信达生物的PD-1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PD-1品种谈判的同一天,国内有媒体报道,CDE亦已结束百济神州PD-1替雷利珠单抗注册申请的技术审评工作,并已在11月13日报送国家药监局进行审批,品种技术审评建议结论为“批准生产”。

按照审评审批流程,结束技术审评后,替雷利珠单抗下一步将进入文件制作与中心审核签发的环节,这意味着该药物已进入最后的行政审批阶段,获批上市在即。

药品维持高价本钱已不复存在

事实上,要想了解国家医保谈判准入就必须先了解谈判的背景与影响,在过去十年,引导合理用药始终是医改路上的不变主题,目前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未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医保支出压力势必会持续加大。

所以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更高需求,医保资金腾笼换鸟,提高使用效率势在必行,不客气的说,去年10月,当时有17种抗癌药物成功谈判进入医保,平均降幅约57%,这只是本次医保谈判的一次预演。

随着去年国家医保局的成立,医药行业每个人都不能否定的是,目前国家在医保政策制定上面变得越来越强硬,官方亦有能力将企业产品的价格降到最低,而对于企业来说,价格下降意味着利润的减少,虽有官方给出的采购区域进行兜底,实现以价换量,但是未来盈利能否获得预期,实现官方与企业的双赢仍有待观察。

而观察的重要一点在于,实现带量采购之后企业本身省下来的销售费用能有多少,能否与被压低的价格呈现正比,另外一点就是本文主要想说的,带量采购中标之后对于医保谈判准入是否有积极作用。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带量采购的中标企业有限,一旦试点扩大到全国范围,对药品的市场竞争不利,一旦市场的竞争者减少,也不利于支付方在未来的带量采购中的谈判。因此,作为支付方推动价格改革的有力工具,目前的带量采购方式只采购了同一类药品50-70%的市场份额,留出其他的份额。

而且这次在带量采购招标中所确定的药价,未来将作为医保支付价的主要参考,表面上看,不被纳入带量采购的药品还可以维持原有价格,但一旦医保支付价确定之后,剩下的市场还是按照带量采购的价格来获得医保支付。

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带量采购中不管有没有中标,未来企业产品维持高价的支撑点已经不复存在,因为只有确定这个结论我们接下来讨论才能够更加深入。

医保局集权手段——医保谈判

既然药品已经不能够维持高价,那么数量的保证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本次医保谈判准入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

现在可以说,本次医保谈判的前奏是今年9月下旬的带量采购扩围招标,本轮医保谈判的准备工作启动于8月份。国家医保局8月20日公布了128个拟谈判品种后,随即在31日召集拟谈判品种的生产企业举行沟通会,征求企业谈判意愿。

9月底,国家医保局开始接收有意向进行谈判的企业寄送的材料,包括该品种的市场价格、赠药价格、销量数据、药品基本数据、适应证、对医保基金预算影响的分析等,以及最重要的——企业意向支付价。

对于医保谈判,我们依旧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带量采购,毕竟降价进入医保,为的是扩大销售量。

从历史经验来看,通过价格谈判进入医保,对产品销售将产生重要影响。比如2016年吉非替尼、埃克替尼谈判降价,2017年2月进入新版医保目录,二者销售额均出现快速增长。而厄洛替尼并未选择降价进入医保,其销售额出现下滑。

即使通过较大幅度的降价进入医保, 也有利于该品种销售的长期放量。长期看好创新药及创新产业链的高景气,如果此次谈判降价幅度较大导致市场情绪短时波动,也是介入良机。

事实上,医保谈判是世界通行的一种药品谈判手段,有效性毋庸置疑。只是之前国内药品采购市场仍处于初始阶段,医保谈判既有国家谈判也有地方谈判,规则比较混乱,导致国内医保谈判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不过这种情形已经成为了过去时,今年7月,国家医保局发文,未来医保药品目录由国家统一制定,取消地方医保增补,这也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进一步施展作为和集中权力的体现。

来源:新浪医药

分享到:
共执行 200 个查询,用时 0.152309 秒,在线 44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2.81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