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资讯 > 连续买厂后,药明生物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

连续买厂后,药明生物的下一个增长点在哪?

时间: 2021-03-26

 来源:界面新闻

几天内连续收购辉瑞中国杭州生物药基地和苏桥生物,国内大分子CMO/CDMO(合同生产组织/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龙头药明生物本月引发了业内极大关注,加上2020年连续收购拜耳勒沃库森和伍珀塔尔生物药工厂,药明生物连续出售收购工厂的意图是什么?

而在3月23日,药明生物也发布了其2020年年报。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6.12亿元,同比增长40.88%;归母净利润为16.89亿元,同比增长66.59%。年报发布后药明生物CEO陈智胜向界面新闻记者对其一连串收购进行了解读,并表示2021年将是药明生物作为CMO(合同生产组织)真正的元年。

陈智胜透露,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药明生物就开始在全球寻找合适的收购标的,目前药明生物在手的未完成订单达113.2亿美元,其中生产订单占到了一半以上,在此情况下药明生物自行建厂扩大产能的速度显然无法跟上客户需求。

在此条件下,收购外部工厂在价格上往往能够达到3到4折水平,同时也省去了每年的折旧损失,他透露,收购完成后,辉瑞杭州工厂与苏桥生物苏州工厂12个月以内就能为药明生物贡献2亿美元以上的收入。

据财报,药明生物2020年综合项目数量从250增长至334个,增幅为33.6%;2020年未完成服务订单由16.86亿美元激增至66.29亿美元,增幅为293%;同期,合作客户数量由266名增至369名。总体来说,订单数量、在手订单金额呈增长态势。

而在一系列收购完成后,药明生物在全球将拥有13万升的产能,在全球大分子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企业排名前五,其后续规划产能则达到43万升。

陈智胜透露,到今年年底,药明生物所生产的抗体将达到1吨以上,而目前的数字只是在800公斤以上。

如是从全球视角看,由于人力成本等因素,海外企业的CMO(合同生产组织)在毛利率上其实高于要高于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药明生物在全球布局中虽然选择研发在中国,生产在全球的策略,以尽量在两个板块都获得高毛利,但从目前的业务构成上看,CDMO依然是公司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陈智胜透露,2020年药明生物的CMO收入不到1000万美元,只有两个商业化生产项目,但在今年CMO板块将进入元年,希望至少有6个商业化生产的项目,收入可能达到5亿美元以上。

除了产能建设外,药明生物在技术管线上的布局也相对全面和前瞻,尤其多为目前国内较为热门项目,这或与国内生物药企的走差异化创新路线,强调CDMO企业的研发服务有关。相较来说,欧美生物药企强调创新,产品利润高,更愿意进行外包生产,而国内生物药企多会选择在商业化阶段自建产能,更注重CDMO企业能为其提供研发和临床服务。

根据财报,目前药明生物拥有技术平台WuXiBody TM双抗平台、WuXia细胞系平台、WuXiUP 连续生产平台,据其财报,2020年,药明生物早期(第Ⅰ、Ⅱ期)临床项目为135个,同比增长20.5%;晚期(第Ⅲ期)临床项目为28个,同比增长75%,其业务管线包括ADC(抗体偶联药物)、双抗、mRNA疫苗等,此外,药明生物也已生产800公斤新冠中和抗体。

不过可以看到的是,如凯莱英等传统的小分子CMO从去年起也纷纷杀入大分子CMO领域,但陈智胜认为,生物药CDMO是“强者恒强”,国内的后来者在产能、人才和供应链上都无法挑战药明生物。

分享到:
共执行 200 个查询,用时 0.169635 秒,在线 26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2.812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