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瑞:智能科技,服务健康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拖延并不是好现象,拖延程度越严重,越易出现抑郁和焦虑。明明知道后果有害,但还是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这就是所谓的拖延症,不仅仅表现在工作方面,而且表现在生活必须要做的每一件事上。
爱拖延者有哪些特点?
1、有自卑心理
面对事情时觉得自己根本做不到,产生强烈的畏难情绪,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常常焦虑不安,因此会故意拖延做事情的进度。
2、追求完美
并不是因为恐惧而不开始做某件事,而是因为害怕面对不完美而焦虑。对自己或他人的要求太高,害怕会丢人,背负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所以一直拖延着。
3、情绪易波动
部分人责任意识薄弱,易得过且过,情绪波动幅度大。面对问题时想的太多,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忧心忡忡,从而浪费精力和时间。
拖延会带来哪些危害?
由于产生拖延习惯或行为而导致不良的后果,往往使得人们焦虑和恐惧,异常烦躁和压抑,常常自责,有明显的负罪感,长久下去可降低睡眠质量,影响健康状态,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慢性拖延症也会影响身体健康,提高患抑郁症和焦虑症几率,也易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
拖延症该如何缓解?
1、建立自信心
之所以不愿意踏出第一步,主要原因是没有自信心把某件事做好或做完,这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学会从多个角度评价自己,不能妄自菲薄,努力提高工作或学习实力,提升自信心。
2、集中注意力
维持注意力集中需消耗精力,因此需保持规律作息,使得大脑维持在最佳状态。最好每天整理或打扫工作环境,维持桌面整洁,有助于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3、获得愉悦
完成任务期间或完成后获得回报,汇报是产生愉悦感的来源。特别是完成某工作后能获得较多的利益或报酬,人们就会产生较大的动力。如果不能控制报酬或利益,不妨把任务当做一种兴趣,又能获得一项新的技能,何乐而不为。
温馨提示
如果目标远大或太遥远,此时行动的指导意义微乎其微。可以制定好大方向,目标分的细致一点,缩小到每天或每一星期。面对事情时不能拖延,长时间拖延可产生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同时也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生活中应逐步戒掉拖延,做到自律。